自去年11月美國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超強的AI功能在全球掀起狂潮,今年3月美國OpenAI再新推GPT-4,文字能力更驚人,同時也令不少在學大學生憂慮求職難度提高,人被AI取代的窘境,而學者卻給出不同答案,相較於感性創意取勝的文科生,認為強調邏輯的理工科系反而更危險,「若AI軟體能自動產生程式碼,那軟體工程師的需求會大量下降。」
目前ChatGPT註冊用戶已破1億人次,辦事能力也愈來愈強大,無論是寫新聞稿、故事,甚至糾正語言語法、寫程式,都不是問題,不僅被當成資料庫、搜索引擎,在用戶「訓練」下基本推理能力還能不斷「進化」,就連OpenAI也搞不清楚。
據OpenAI今年3月最新研究估計,ChatGPT可能對美國19%的工作崗位產生重大影響,約50%任務可被AI取代,另外80%的美國員工至少有10%的工作任務會受ChatGPT影響。這份研究報告也顯示,高度依賴科學和批判性思維技能的職位不容易受影響,但編程和寫作技能相關工作容易受衝擊,包括口譯員、筆譯員、詩人、詞作家、創意作家、公關專家、作家、數學家、報稅員、區塊鏈工程師、會計師、審計師以及記者。
不少專家學者也紛紛在社群中分享看法,如台大資工系教授兼系主任洪士灝分享觀點,「就像工業革命大幅提升社會的生產力,同時降低對勞動人力的仰賴,各類型的AI也會廣泛用於提升社會的智能,降低對人們『心智勞動』的需求。」
人與AI的不同處便在於人性,儘管科技如何發達,創造或想像力等都是 AI 難以做到的,畢竟它無法理解人類的價值觀,也很難真正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