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疫情在世界各地爆發,日前WHO公布,全球猴痘病例超過5300例,而在台灣6月24日也發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的確診病例。衛生單位正防堵疫情擴散,國內將其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新冠肺炎風波未平,猴痘是什麼?猴痘傳染會有哪些症狀?該如何治療?又成為人們新的關注問題。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便在臉書以此發文,且拿德國的研究指出,猴痘病患所居住的房間內哪些地方病毒含量最多。
根據德國研究指出,猴痘病患居住的病房裡,桌椅、把手、水龍頭、開關上都可發現病毒,病毒量最多的地方是浴室的馬桶與洗手台,病床棉被與門把病毒量次多,再來座椅、枕頭、衣物箱病毒中量,若隔離做得好,前室病毒量很少。

猴痘是一種可人際傳播的罕見病毒感染。其症狀通常較輕,大多數人在幾週內康復,但有些人可能出現併發症。猴痘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熱、頭痛、肌肉疼痛、背痛、淋巴結增大、寒戰和虛弱。可能會出現皮疹,通常始於面部,然後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皮疹不斷變化並經歷不同階段,最終形成結痂,然後脫落。
猴痘如何傳染?
- 皮膚傷口或黏膜碰觸到患者的疹子、病灶或使用過的物品,例如床具、衣物。
- 接觸到患有猴痘的動物。
- 接觸到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 飛沫傳染,但需要長時間、面對面接觸下才容易發生。
- 性行為、擁抱或親吻。
猴痘的症狀?
- 猴痘潛伏期約6~13天。
- 發燒、畏寒 異常出汗。
- 頭痛、肌肉痛 淋巴結腫大。
- 極度疲倦。
目前沒有針對猴痘的特定疫苗,但根據世衛組織數據,用於天花的疫苗對猴痘有效率達85%,因為兩種病毒非常相似。猴痘的傳染途徑以體液接觸為主,其次為皮屑。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還有群聚,尤其是皮膚之間的接觸,才能避免自己的皮膚傷口或黏膜碰到體液、分泌物、或口水中的病毒,進而遭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