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友好,日前首相安倍晉三在8日演講時遭槍擊,搶救後不治許多民眾深感憂傷,總統蔡英文更於9日宣布各政府機關、公立學校於11日降半旗以示哀悼,而副總統賴清德低調赴日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葬禮,台日官方更是針對此行都有默契保持低調,只強調沒有改變台日非官方交往,不料此舉仍引來中國大陸不滿,台灣當局借機搞政治操弄,不可能得逞。
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日則表示,我領導人已向日方致唁電表示深切哀悼,民進黨當局借弔唁之名謀獨之實是徒勞的,希望日本政府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妥善處理涉台問題。而大陸幾位涉外學者認為9月是中日建交50周年,早些紀念活動已在籌畫,加上中共20大在10月或11月登場,雖然中日關係要提升有難度,但對北京而言,至少先穩住與周邊重要鄰國的關係,好不了,也別惡化。
在安倍任職時,在安全戰略上雖然已擺出「防中」的姿態,但仍加入中方主導的RCEP、同意以第三方合作一帶一路計畫,展現一定程度的戰略平衡。自岸田接任首相後,多次指明台海安全的重要性,但也不直接踩北京紅線,現如今安倍過世後,中國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致唁電,這是最高規格,除代表中國政府與人民,習近平還強調以個人名義發出,暗示與安倍有私人交情,他稱安倍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進行了努力,作出了有益貢獻。
大陸如果激烈反應,反而會激起日本民意反彈,恐會讓中日建交50周年的氣氛全面翻盤,沒有必要為一個單一、因突發事件而起的事情,打破中方穩定東亞局勢的戰略布局。對北京來說,中美對抗格局下,更須拉住日本,北京對岸田涉台言行,至今也沒有激烈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