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卓燁女士支持社團法人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推動邊緣老人與弱勢家庭援助行動。/台灣摩菲爾提供
在每日數萬人次穿梭的台北車站,高鐵B1京站轉運站連通道,一則溫暖且醒目的公益燈箱廣告吸引民眾目光。畫面中,一位年長婦人坐在矮凳上,一旁志工彎身細語,傳遞著不只是陪伴,更是一份對生命尊嚴的守護。這項廣告由台灣摩菲爾創辦人謝卓燁女士贊助,支持社團法人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推動邊緣老人與弱勢家庭援助行動,號召社會大眾響應「順手一捐,行善立德」。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獨居老人已突破58萬人,其中以東部與偏鄉比例最高;花蓮縣高齡人口比例更超過20%,其中不少為經濟困頓、無依靠、長期生活於社會邊緣的老者與失能家庭。社團法人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多年深耕在地,長期投入關懷訪視、物資援助、生活重建與臨終陪伴,堅守花東弱勢長者與家庭的最後一道社會防線。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代表孤老人口的「僅一名高齡人口宅數」不斷升高,從2013年時的29萬4,000戶,增加到2022年第3季的52萬9,000戶,近乎翻倍;而代表老老共居的「僅高齡人口居住宅數」在10年間也成長了29萬8,000戶
謝卓燁女士指出:「媒體不該只是賣商品的工具,更應該承載社會溫度與轉動善意的力量。這些長者與家庭不是新聞裡的主角,卻是我們社會最需要被看見的一群人。」
此次燈箱位於高鐵台北站B1轉乘通道黃金點位,每日曝光超過十萬人次。透過簡潔明確的公益視覺與QR code捐款設計,讓忙碌的通勤民眾也能「抬頭看見、低頭行善」,以最輕鬆的方式參與一場跨越城鄉的慈善行動。
▲高鐵台北站B1轉乘通道的公益廣告,讓忙碌的通勤民眾也能「抬頭看見、低頭行善」,以最輕鬆的方式參與一場跨越城鄉的慈善行動。。/台灣摩菲爾提供
謝卓燁長年關注弱勢、女性與公益領域,並持續以媒體專業投入「城市公益燈箱計畫」,透過戶外廣告資源協助多個NPO與社福機構提升能見度、募集資源、傳遞價值。她表示:「做公益,不必等明天。當我們願意將資源讓給需要發聲的人,就能為社會創造多一分的安全感。」
她也呼籲更多企業與個人加入「媒體公益共享」的行列,讓公共空間不只是消費的場域,也能成為愛的舞台、善的窗口。摩菲爾將持續釋出燈箱與數位屏資源,推動更多針對貧困、老化與邊緣族群的社會倡議。
▲謝卓燁表示:「做公益,不必等明天。當我們願意將資源讓給需要發聲的人,就能為社會創造多一分的安全感。」/台灣摩菲爾提供